资讯中心

投资287亿元、算力达15.8万P的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工智能应用中心项目二期已进入工程设计阶段

  

根据搜索结果提供的信息,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发力,而用户提及的“投资287亿元、算力达15.8万P的人工智能应用中心项目二期”可能是润泽科技等企业在廊坊布局的智能算力集群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综合整理的相关信息和分析:


一、项目背景与定位

  1. 区域算力优势
    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京津冀算力枢纽核心节点,已聚集润泽国际信息港、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龙头项目,总投运机柜超7万架、服务器110万台,算力规模占廊坊市85%。此次二期项目将进一步强化区域算力供给能力,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东数西算”战略。

  2. 技术先进性
    项目采用新一代融合架构的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设计,强调自主可控的云服务能力,支持大规模GPU集群(如DeepSeek等模型)。廊坊的算力中心普遍采用低PUE值(约1.28),能效水平全国领先。


二、项目规模与进展

  1. 投资与算力目标
    项目二期投资287亿元,建成后算力达15.8万P(约相当于790万台高性能计算机的算力)。作为对比,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一期算力为100P,而润泽科技正在建设的B-1、B-2新型智算中心规划算力10万GPU集群。二期项目将显著扩大现有算力池规模。

  2. 建设进度
    目前项目已进入工程设计阶段,预计后续将采用“拿地即开工”等高效审批模式推进。廊坊开发区此前类似项目从申请到施工仅需45天,体现政府配套服务的优势。


三、产业与生态影响

  1. 赋能千行百业
    廊坊的算力中心已服务京津冀超百家企业,覆盖交通(如“天佑大模型”轨道检测)、司法(“明镜大模型”)、医疗、科研(蛋白质折叠)等领域。二期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加速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

  2. 产业链聚集效应
    项目将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落地,如硬件制造商(百信、联泰)、解决方案服务商(华通科技、申江万国)等,完善“算力+算法+数据”全链条。同时,廊坊已推出1000万元算力券政策,降低企业使用成本。


四、政策与战略支撑

  1. 国家级规划支持
    河北省明确将廊坊定位为京津冀蒙算力走廊重要节点,支持其打造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区。廊坊开发区还通过揭榜挂帅机制、人才引进政策等,推动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

  2. 绿色低碳发展
    项目将延续廊坊算力基础设施的节能路径,通过液冷技术、绿电消纳等方式降低碳排放,响应国家“双碳”目标。


五、未来展望

该项目二期建成后,廊坊开发区的总算力规模有望突破20万P,进一步巩固其“全国城市算力分指数第一”的地位。结合京津冀协同创新场景(如智慧城市、无人驾驶等),廊坊或将成为辐射北方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如需更详细的建设规划或企业合作信息,可进一步查阅廊坊开发区官方发布或润泽科技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