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美国调整关税政策对境外服务器业务会产生何种影响?

  

美国调整关税政策对境外服务器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结合行业动态和企业应对策略分析如下:


一、供应链成本压力与国产替代机遇

  1. 进口依赖型企业的成本上升
    若境外服务器业务依赖美国进口的高端芯片(如GPU、网络处理器等),关税加征将直接推高采购成本。例如,紫光股份因部分服务器依赖美国进口芯片,其毛利率可能面临压缩。但若供应链已转向国产化(如采用长江存储、华为海思等国产芯片),则可规避关税风险。

  2. 国产替代加速
    美国技术限制可能倒逼企业加速国产化进程。例如,紫光股份通过与国产芯片厂商合作,构建自主可控的服务器生态,可能受益于国内算力基建政策(如东数西算工程)带来的需求增长。


二、区域布局与贸易壁垒应对

  1. 墨西哥成为避税关键节点
    服务器制造向墨西哥转移可规避关税。例如,TrendForce指出,墨西哥在USMCA协定下免征关税,ODM厂商通过当地生产向美系客户供货,缓解关税冲击。

  2. 新兴市场拓展潜力
    企业通过布局东南亚、中东等“一带一路”市场分散风险。例如,大华股份退出美国市场后,重点拓展拉美、中东等地区,海外收入分散化降低单一市场依赖。


三、客户成本转嫁与需求波动

  1. 终端客户涨价压力
    美光科技等上游供应商已向美国客户加收“关税附加费”,导致服务器采购成本上升。例如,美光的内存模块和SSD成本增加可能传导至数据中心和云服务企业。

  2. 北美市场需求抑制
    若关税导致终端电子产品(如手机、PC)涨价,可能间接抑制企业级IT设备采购预算。但服务器业务因客户多为政企、运营商(非消费端),受波及较小。


四、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1. 本土企业竞争力提升
    美国关税可能削弱国际竞争对手(如戴尔、HPE)在华成本优势,为中国企业(如新华三)在新兴市场拓展提供机会。

  2. 政策红利驱动增长
    国内智能算力需求年增50%以上,政策对AI服务器、存储设备的扶持(如大基金注资)可能抵消部分关税影响。


五、企业应对策略总结


结论

美国关税政策对境外服务器业务的影响呈现分化:依赖美国技术的企业短期承压,但国产替代和区域布局灵活的企业有望通过政策红利和市场调整实现增长。建议企业重点关注供应链韧性、新兴市场拓展及技术自主化进程。